在智能手机市场最常见的操作系统有苹果iOS、谷歌Android、塞班(Symbian)、Windows Mobile和黑莓OS等,由于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因此智能手机具有非常丰富的功能。
移动互联网,将是未来几年最火爆的领域。截至2010年,最牛大的5款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4款是美国人控制的,Symbian是芬兰人的。如果加上Palm系统,那又是一个美国。
不能不佩服,硅谷的强大创新动力。或者是美国的风险投资,或者是Nasdaq,嗯,都很强大。
在智能手机市场最常见的操作系统有苹果iOS、谷歌Android、塞班(Symbian)、Windows Mobile和黑莓OS等,由于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因此智能手机具有非常丰富的功能。
移动互联网,将是未来几年最火爆的领域。截至2010年,最牛大的5款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4款是美国人控制的,Symbian是芬兰人的。如果加上Palm系统,那又是一个美国。
不能不佩服,硅谷的强大创新动力。或者是美国的风险投资,或者是Nasdaq,嗯,都很强大。
由于微软于2010年9月28日发布消息,将关闭 live spaces,我也不得不开始整理几年来写的东西,准备撤离。
9月28日微软将关闭Live Spaces 拟转移3000万用户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0/0928/A20100928741042.shtml
以前在很多个网站都留下过脚印,尝试过很多博客空间,实在是有很多东西都不记得了,地址和账号都忘记,或者只记得部分信息的太多了。目前能汇集到一起的数据,也只有2个live.spaces.com的内容,还有2个blogspot.com的内容。不过这样也不错了,汇总了这几年写的不少东西。以下数据也是目前能够汇总的数据了。
1,开始写是2005年1月份。
2,开始的时候写的多一点,在2006年发帖量最大,不过大多数是转帖和一些牢骚。
3,到现在累积出260条左右的文章,其中有不少是copy/paste模式。2005-43,2006-117,2007-41,2008-23,2009-24,2010-12
4,现在基本上在努力保持每月一条(网友称之为月经贴)。
5,微博账号在2010年qq上激活。未注册新浪,twitter/facebook由于被封,无访问量的SNS网站几乎等于不存在,导致我的账号都已经不记得了。
最后,争取把所有文章汇总到这两个地方(互为备份,免得再倒闭关张):
END
每四年才有一次的日子里,我们的项目也终于开标了,是以为记。
预 公 告:http://www.ccgp.gov.cn/purchief/cgbxdetail.jsp?condition=467268
招标公告:http://www.ccgp.gov.cn/purchief/cgbxdetail.jsp?condition=477595
问题答复:http://www.ccgp.gov.cn/purchief/cgbxdetail.jsp?condition=486370
中标公告:http://www.ccgp.gov.cn/purchief/cgbxdetail.jsp?condition=498253
最近单位组织我们重温"海恩法则"和"墨菲定律",全面排查……,发行问题要立即整改。其实之前对这两个管理类的规则定律知之甚少,就借此机会学习一下。
墨菲定律(Murphy's Law)这个有趣的话题. 西方文化中,有很多所谓的"定律", 墨菲定律应该算是一则比较著名的"定律"了.什么是墨菲定律? 最简单的表达形式是"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爱德华·墨菲、约翰·保罗·斯特拉普和乔治·尼克斯凭这条定律居然还得到了搞笑诺贝尔奖(IgNobel)奖。而墨菲定律的一些衍生版本也的确有趣.比如"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再比如"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采镜头".
http://lmsco.blogchina.com/2498375.html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
1.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5.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6.在生产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排除。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火灾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
http://www.360doc.com/showGroupWeb.aspx?ArticleID=42595&GroupID=19
前几天看王建硕的博客,他推荐大家看《赢在中国》,偶基于对他的崇拜,就看了,感觉还不错,也请大家去看看。
周二晚上10:05分,《赢在中国》节目。关于创业的,建议大家都去看一下。我是看的5月30号的一期,感觉不错。很多名人,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点击科技总裁-王志东-原SINA-CEO,分众传媒CEO-江南春,国美老总黄光裕。尤其是一位西安的在校大学生,办了一个"西安三人行广告公司" ,好像挺有市场开发能力的。
节目网站:http://win.cn.yahoo.com/,http://www.cctv.com/financial/special/C15317/01/index.shtml
关于王建硕:
王建硕是中国的知名blogger,坚持写英文网络日志(blog)3年,最近又成为客齐集网站的中国区负责人。因为王建硕,客齐集在中国互联网的圈子里声名鹊起,尽管这个分类广告网站诞生才不到半年时间。
客齐集是一个网上的虚拟社区,它是电子港湾公司(eBay)投资的一个内部创业项目。因为客齐集,分类广告网站在中国突然成为很热的一个名词,尽管早在Web 1.0时代就有了很多类似的网站存在。
关于《赢在中国》:
2006年3月29日,《赢在中国》大型励志创业电视活动将拉开帏幕。
《赢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全新打造的大型选拔活动,是2006年中国空前的寻找创业英雄的"造星"事件,更是一个让具备商业潜能的英才横空出世的平台。
活动坚守"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因此《赢在中国》让人人机会均等--年龄、学历、性别、籍贯,都不是你被选中的必要条件,只要你拥有创业激情和商业才干,你就有机会成功。
活动最终获胜者将分别拥有由软银赛富、IDG、今日资本等三家国际著名投资机构提供1000万、700万以及500万人民币的创业资金,他们将在一个崭新的平台下开始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胜出者将成为中国最耀眼的创业明星。
近日买了一本书,比较古老的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刚刚看完第一个习惯。感觉还不错,应该抽空看完,
习惯一:主动积极(BE PROACTIVE)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像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 ,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原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习惯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
习惯四:双赢思维(THINK WIN/WIN)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即非损人利已(赢输),亦非损已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知彼解已(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KD)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已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SYNERGIZE)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 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1 1/2),也不仅止于合作(1+1=2),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1+1=3或更多)。
习惯七: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七习惯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七习惯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情感帐户(EMOTIONAL BANK ACCOUNT)
情感帐户用作比喻人际关系中的信任程度,如同银行里的帐户,可供存款与提款。诸如知彼解已、做出并信守承诺、忠于不在场人士等行为,都能增高信任的程度;寡情薄义、食言而肥、在别人背后蜚短流长等,都会减低、甚至瓦解关系中的信任感。
思维模式(PARADIGM)
这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未必与现实相符。它是一份地图,而非领域本身,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我们会透过它来窥探万事万物。
新浪有连载:http://book.sina.com.cn/liter/habitsofpeople/
今天打车,拣了个大便宜,居然还是1.6元/公里。一路上,司机好像比我还拣便宜似的,乐的不行,说其它已经调到2.0元的车,没人坐。
看来,正如以前预测的一样,涨价了,大多数人就不打车了。不过,我还是觉得适应3个月以后,还那样,该打车的继续打车,不需要打车的照旧坐公交。
新闻背景:北京出租车
http://news.tom.com/2006-05-20/000N/49425487.html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60511/jj/qs/200605110038.asp
天热了,给大家一个漂亮的狗狗乐一下,它正在脱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