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四月 30, 2006

Google有几台服务器?


Google是一个位于美国的万维网搜索引擎,是网上最流行的搜索引擎之一,它是由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共同创建的。现在,他们正分别担任Google公司的产品总裁和技术总裁。Google公司的搜索引擎网站Google和其客户网站如美国在线那里每天接受2亿次搜索请求。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的山景城(被称为"Googleplex")。


除了搜索网页之外,Google也提供对图象,存在于Usenet上的新闻讨论组,新闻和在线销售商品的搜索服务。截至2005年2月,Google数据库已经索引了80.5亿个网页,11亿8千万图象及8亿4千5百万新闻组帖子-总共为95亿。它也缓存了编入索引中的绝大多数网页的内容。


Google 周围的万维网Google使用位于世界各地的GNU/Linux服务器场计算机回答搜索要求并索引网页。服务器场被以shared nothing architecture结构建造.索引是由程序"Googlebot"执行的,它会定期地请求访问已知的网页新拷贝。页面更新愈快,Googlebot访问的也愈多。再通过在这些已知网页上的链接来发现新页面,并加入到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和网页缓存大小是以兆兆字节(terabyte)来衡量的。


Google使用的这些机器的精确大小和位于何处至今未知,Google官方刻意含糊其词。在John Hennessy和David A. Patterson所着的《计算机建筑:走进大数》中,推测Google的服务器场中群集计算机群形成的"搜寻场"在2000年大约应该有6000个処理器,12000个普通IDE硬盘(即每个机器2个硬盘1个处理器),他们位于四个地方:二个在 硅谷和二个在 维吉尼亚。每个都以OC 48的线路(2488 Mbit/s,参见宽带)连接着因特网并且有一个OC 12(622 Mbit/s)线路连接着其他3个Google分站点。这些连接使用思科12000网关,用二个Foundry Networks BigIron 8000的以太网交换器分流成4 x 1 Gbit/s的线路连接到64个服务器夹,里面前後各是40台电脑和1台惠普以太网交换机,所以一个架子共有80个机器和2个惠普交换机。


Google在2004年4月发布的IPO S-1表单後,大财政公司的英特网开发单位副总裁Tristan Louis估计了现在的服务器场包含下列各项:


719个服务器架
63,272台机器
126,544个处理器
253,088 GHz的处理能力
126,544 GB内存
5,062 TB的硬盘空间
依照这一估计,Google服务器场组成了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每秒运行速度至少三倍于地球模拟器


顺便说一句,这可得用不少电啊!


延伸阅读:
1、How many Google machines
2、[pdf] Google Linux Cluster的系统结构分析



参考文章:Google的集群系统



星期六, 四月 29, 2006

电动车站着骑


《北京娱乐信报》中《电动车站着骑》是这样写的:


2006年4月某日下午,在东长安街东单路口东侧路,一个戴着墨镜的中年男子站在一辆两个轱辘的电动车上,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在街上。但这种车还是应该在公园、小区内骑比较妥当。看来还是有很多人担心会摔倒:)这种"两个轱辘的电动车"叫赛格威(Segway),真想也弄来一辆玩啊!可惜四、五千美金一辆也太贵了!玩不起!真怀疑上边的那个人是赛格威的人,难道要在国内开始测试并推广了?


关于赛格威的资料:


「赛格威 随意车」在美国已是一种新兴的移动代步工具,其运用了所谓动态平衡(Dynamic Stabilization) 的原理,当身体在移动时,动作中的重心会不断地改变,并且达到平衡,就如同当人体站立向前倾时,会失去平衡,但人体内耳的平衡感应液移动,使大脑意识到失衡的状态,而传达人体的脚向前移动,便支撑身体停止倾倒,只是「脚」改成了「轮子」,「马达」取代「人体肌肉」,「人脑」换成了「电脑微处理器」,以及「一套精密复杂的倾斜感应模组」取代了「人类内耳平衡系统」;所以安全性与行人一样,不只撞到行人没有伤害性,其低压滚力米其林特制轮胎,不论辗过人的脚掌或手掌都不会使之受伤,甚至两台「塞格威 随意车」对撞,亦不会造成伤害,可谓世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星期五, 四月 28, 2006

六度空间


有理论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可以通过6个人联系得到


今天通过介绍,登录了一个网站,就是人际圈子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字:



您的网络

您的网络是指以您为中心6度以内的Wealink用户,以及超过6度且接受直接联络的用户。

您有6个连接,可以联系到约330位专业人士构成的网络:




您的连接 6


与您直接认识和信任的朋友、同事等,由您自己邀请或接受对方邀请而来



2 度连接约 5


您朋友的朋友,您至少可以通过一个认识的朋友接触到



3 度连接约 6


通过您认识的朋友,以及他们的朋友能接触到



4 度连接约280


与您距离更远的朋友,通过3层朋友的引荐能接触到


[ssbx]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第四维人数这么多???



5 度连接约 10


与您距离更远的朋友,通过4层朋友的引荐能接触到



6 度连接约 10


与您距离更远的朋友,通过5层朋友的引荐能接触到



通过信任的引荐,您总共可以接触到的人际网络约 330

星期四, 四月 27, 2006

用六大代码问题检验你的Java知识能力


声明:此文转自techtarget http://searchwebservices.techtarget.com.cn/tips/482/2130482.shtml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Java专家吗?是否肯定自己已经全面掌握了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在下面这段代码中,你能够迅速找出异常处理的六个问题吗?


????? 1 OutputStreamWriter out = ...
  2 java.sql.Connection conn = ...
  3 try { // ⑸
  4 Statement stat = conn.createStatement();
  5 ResultSet rs = stat.executeQuery(
  6 "select uid, name from user");
  7 while (rs.next())
  8 {
  9 out.println("ID:" + rs.getString("uid") // ⑹
  10 ",姓名:" + rs.getString("name"));
  11 }
  12 conn.close(); // ⑶
  13 out.close();
  14 }
  15 catch(Exception ex) // ⑵
  16 {
  17 ex.printStackTrace(); // ⑴,⑷
  18 }


  作为一个Java程序员,你至少应该能够找出两个问题。但是,如果你不能找出全部六个问题,请继续阅读本文。


  本文讨论的不是Java异常处理的一般性原则,因为这些原则已经被大多数人熟知。我们要做的是分析各种可称为"反例"(anti-pattern)的违背优秀编码规范的常见坏习惯,帮助读者熟悉这些典型的反面例子,从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敏锐地察觉和避免这些问题。


  反例之一:丢弃异常


  代码:15行-18行。


  这段代码捕获了异常却不作任何处理,可以算得上Java编程中的杀手。从问题出现的频繁程度和祸害程度来看,它也许可以和C/C++程序的一个恶名远播的问题相提并论??不检查缓冲区是否已满。


  如果你看到了这种丢弃(而不是抛出)异常的情况,可以百分之九十九地肯定代码存在问题(在极少数情况下,这段代码有存在的理由,但最好加上完整的注释,以免引起别人误解)。


  这段代码的错误在于,异常(几乎)总是意味着某些事情不对劲了,或者说至少发生了某些不寻常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对程序发出的求救信号保持沉默和无动于衷。调用一下printStackTrace算不上"处理异常"。


  不错,调用printStackTrace对调试程序有帮助,但程序调试阶段结束之后,printStackTrace就不应再在异常处理模块中担负主要责任了。


  丢弃异常的情形非常普遍。打开JDK的ThreadDeath类的文档,可以看到下面这段说明:"特别地,虽然出现ThreadDeath是一种'正常的情形',但ThreadDeath类是Error而不是Exception的子类,因为许多应用会捕获所有的Exception然后丢弃它不再理睬。


  "这段话的意思是,虽然ThreadDeath代表的是一种普通的问题,但鉴于许多应用会试图捕获所有异常然后不予以适当的处理,所以JDK把ThreadDeath定义成了Error的子类,因为Error类代表的是一般的应用不应该去捕获的严重问题。可见,丢弃异常这一坏习惯是如此常见,它甚至已经影响到了Java本身的设计。


  那么,应该怎样改正呢?主要有四个选择:


  1、处理异常。针对该异常采取一些行动,例如修正问题、提醒某个人或进行其他一些处理,要根据具体的情形确定应该采取的动作。再次说明,调用printStackTrace算不上已经"处理好了异常"。


  2、重新抛出异常。处理异常的代码在分析异常之后,认为自己不能处理它,重新抛出异常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3、把该异常转换成另一种异常。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指把一个低级的异常转换成应用级的异常(其含义更容易被用户了解的异常)。


  4、不要捕获异常。



  结论一:既然捕获了异常,就要对它进行适当的处理。不要捕获异常之后又把它丢弃,不予理睬。


  反例之二:不指定具体的异常


  代码:15行。


  许多时候人们会被这样一种"美妙的"想法吸引:用一个catch语句捕获所有的异常。最常见的情形就是使用catch(Exception


  ex)语句。但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为什么呢?


  要理解其原因,我们必须回顾一下catch语句的用途。catch语句表示我们预期会出现某种异常,而且希望能够处理该异常。异常类的作用就是告诉Java编译器我们想要处理的是哪一种异常。


  由于绝大多数异常都直接或间接从java.lang.Exception派生,catch(Exception ex)就相当于说我们想要处理几乎所有的异常。


  再来看看前面的代码例子。我们真正想要捕获的异常是什么呢?最明显的一个是SQLException,这是JDBC操作中常见的异常。另一个可能的异常是IOException,因为它要操作OutputStreamWriter。


  显然,在同一个catch块中处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异常是不合适的。如果用两个catch块分别捕获SQLException和IOException就要好多了。这就是说,catch语句应当尽量指定具体的异常类型,而不应该指定涵盖范围太广的Exception类。


  另一方面,除了这两个特定的异常,还有其他许多异常也可能出现。例如,如果由于某种原因,executeQuery返回了null,该怎么办?答案是让它们继续抛出,即不必捕获也不必处理。实际上,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去捕获可能出现的所有异常,程序的其他地方还有捕获异常的机会直至最后由JVM处理。


  结论二:在catch语句中尽可能指定具体的异常类型,必要时使用多个catch。不要试图处理所有可能出现的异常。


  反例之三:占用资源不释放


  代码:3行-14行。


  异常改变了程序正常的执行流程。这个道理虽然简单,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如果程序用到了文件、Socket、JDBC连接之类的资源,即使遇到了异常,也要正确释放占用的资源。为此,Java提供了一个简化这类操作的关键词finally。


  finally是样好东西:不管是否出现了异常,Finally保证在try/catch/finally块结束之前,执行清理任务的代码总是有机会执行。遗憾的是有些人却不习惯使用finally。


  当然,编写finally块应当多加小心,特别是要注意在finally块之内抛出的异常??这是执行清理任务的最后机会,尽量不要再有难以处理的错误。


  结论三:保证所有资源都被正确释放。充分运用finally关键词。


  反例之四:不说明异常的详细信息


  代码:3行-18行。


  仔细观察这段代码:如果循环内部出现了异常,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判断循环内部出错的原因吗?不能。我们只能知道当前正在处理的类发生了某种错误,但却不能获得任何信息判断导致当前错误的原因。


  printStackTrace的堆栈跟踪功能显示出程序运行到当前类的执行流程,但只提供了一些最基本的信息,未能说明实际导致错误的原因,同时也不易解读。


  因此,在出现异常时,最好能够提供一些文字信息,例如当前正在执行的类、方法和其他状态信息,包括以一种更适合阅读的方式整理和组织printStackTrace提供的信息。


  结论四:在异常处理模块中提供适量的错误原因信息,组织错误信息使其易于理解和阅读。


  反例之五:过于庞大的try块


  代码:3行-14行。


  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把大量的代码放入单个try块,实际上这不是好习惯。这种现象之所以常见,原因就在于有些人图省事,不愿花时间分析一大块代码中哪几行代码会抛出异常、异常的具体类型是什么。把大量的语句装入单个巨大的try块就象是出门旅游时把所有日常用品塞入一个大箱子,虽然东西是带上了,但要找出来可不容易。


  一些新手常常把大量的代码放入单个try块,然后再在catch语句中声明Exception,而不是分离各个可能出现异常的段落并分别捕获其异常。这种做法为分析程序抛出异常的原因带来了困难,因为一大段代码中有太多的地方可能抛出Exception。



  结论五:尽量减小try块的体积。


  反例之六:输出数据不完整


  代码:7行-11行。


  不完整的数据是Java程序的隐形杀手。仔细观察这段代码,考虑一下如果循环的中间抛出了异常,会发生什么事情。循环的执行当然是要被打断的,其次,catch块会执行??就这些,再也没有其他动作了。


  已经输出的数据怎么办?使用这些数据的人或设备将收到一份不完整的(因而也是错误的)数据,却得不到任何有关这份数据是否完整的提示。对于有些系统来说,数据不完整可能比系统停止运行带来更大的损失。


  较为理想的处置办法是向输出设备写一些信息,声明数据的不完整性;另一种可能有效的办法是,先缓冲要输出的数据,准备好全部数据之后再一次性输出。


  结论六: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异常以及这些异常对执行流程的影响。


  改写后的代码


  根据上面的讨论,下面给出改写后的代码。也许有人会说它稍微有点罗嗦,但是它有了比较完备的异常处理机制。


OutputStreamWriter out = ...
  java.sql.Connection conn = ...
  try {
   Statement stat = conn.createStatement();
   ResultSet rs = stat.executeQuery("select uid, name from user");
   while (rs.next())
   {
    out.println("ID:" + rs.getString("uid") + ",姓名: " + rs.getString("name"));
   }
  }
  catch(SQLException sqlex)
  {
   out.println("警告:数据不完整");
   throw new ApplicationException
("读取数据时出现SQL错误", sqlex);
  }
  catch(IOException ioex)
  {
   throw new ApplicationException
("写入数据时出现IO错误", ioex);
  }
  finally
  {
   if (conn != null) {
    try {
     conn.close();
    }
    catch(SQLException sqlex2)
    {
     System.err(this.getClass().
getName() + ".mymethod - 不能关闭数据库连接:
" + sqlex2.toString());
    }
   }
   if (out != null)
{
    try {
     out.close();
    }
    catch(IOException ioex2)    {
     System.err(this.getClass().
getName() + ".mymethod -
不能关闭输出文件" + ioex2.toString());
    }
   }
  }


  本文的结论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教条,有时常识和经验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自己的做法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务必加上详细、全面的注释。


  一方面,不要笑话这些错误,不妨问问你自己是否真地彻底摆脱了这些坏习惯。即使最有经验的程序员偶尔也会误入歧途,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确确实实带来了"方便"。所有这些反例都可以看作Java编程世界的恶魔,它们美丽动人,无孔不入,时刻诱惑着你。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都属于鸡皮蒜毛的小事,不足挂齿,但请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星期三, 四月 26, 2006

项目进度安排及跟踪


在六十年代后期,一位热情的青年工程师受命为一个自动制造应用软件项目"编写"计算机程序。选择他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在整个技术小组中他是唯一参加过计算机编程培训班的人。这位工程师对汇编语言的IN和OUT指令以及Fortran语言略知一二,但是却根本不懂软件工程,更不用说项目进度安排和跟踪了。


他的老板给了他一大堆相关的手册,以及需要做些什么的口头描述。年轻人被告知该项目必须在两个月之内完成。


他阅读了这些手册,想好了解决办法,就开始编写代码。两周之后,老板将他叫到办公室询问项目进展情况。


"非常好",工程师以年轻人的热情回答道,"这个项目远比我想象的简单。我差不多已经完成了75%的任务。"


老板笑了,说道:"真是太棒了。"然后他嘱咐年轻人继续努力工作,准备好一周后再汇报一次工作进度。


一周之后老板将年轻人叫到办公室,问他说:"现在进度如何?"


"一切顺利,"年轻人回答说,"但是我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我会排除这些困难,很快就可以回到正轨上来。"


"你觉得在最后期限之前能否完成?" 老板问到。


"没有问题,"工程师答道。"我差不多已经完成了90%。"


如果读者在软件领域中工作过几年,你一定可以将这个故事写完。毫不奇怪,青年工程师在整个项目工期内始终停留在90%的进度上,(在别人的帮助下)直到交付期限之后一个月才做完。


在过去的40年间,这样的故事被不同的软件开发者重复了成千上万次。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


星期二, 四月 25, 2006

BBS、论坛、社区、SNS


"板儿砖"是一个digg模式的评论网站。网友cnsns最近在那里写了一篇关于社区的文章,非常棒!转贴过来,推荐给有兴趣的朋友看看。以下是cnsns的正文:


《BBS、论坛、社区、SNS》


作者:cnsns


这是最近所谓的WEB2.0时代中一个方向的关键词,也是几个现在非常时髦的词,闲杂人等都在谈论,从各种角度在谈着、写着、议着。比如靶子里的麦田与断桥的争论、比如前一阶段奇虎在三亚的人等的议论。


在我感觉均有摸象的感觉,在我看来都摸成四不象了,按新浪论坛里常用的说法是:不知所云。


为什么别人能摸象,我就不能摸,于是今天摸一摸,只是极力希望能摸出一个象,或者摸出一个鲸出来,再不济也是个"自摸",理理自己的思路,是否能理别人的思路,那就看"缘分"了。



#1 1、我们的目的


这四个词在我看来是有顺序的,我的顺序是以用户规模、主题数量以及服务层次来排序的。其实这四个东西均是互联网多对多交互系统。


为了描述方便,我还是以单一论坛为代表。


作为一个论坛的经营者,一定要搞清楚操盘一个论坛的目的,那目的是什么,我咋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告诉你要想好目的。


而论坛是什么,他就是你实现你目的的一个工具,工具的表现、规格与使用方式一定要切合你的目的。


现在有很多说法让人觉得舍本逐末:


A.论坛的关键是功能;


B.论坛的关键是文化;


C.论坛的关键是服务;


D.论坛的关键是内容;


其实说得都没错,但思考的层面有问题。在我看来自身目的、发展阶段、竞争环境不同的论坛,关键点都是不同的。拿板儿砖与新浪IT业界论坛去争论单一的关键点,那不叫效率低,那叫有毛病。



#2 2、经营的思路


我一直说,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经营一个论坛就是经营一个社会,板儿砖上过去有一系列的讨论,而且不是表现层的讨论,更多的是社会学层面的讨论。(注:对于论坛类的讨论,一定不能从哲学角度切入,否则自乱)。我想列举一些供大家参考:


2.1.六度关系设论


2.2.150人规模论


2.3.自组织论


2.4.规则有效论


2.5.知识有序


2.6.输血机制


2.7.传播论


2.8.资本转化论


2.9.三板斧论


这些东西虽叫"论",但对于我们的论坛乃至SNS的操盘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但同时也要说明的是,这些理论是以简单至深入,同时又相互包含的。


另外社会学在变化,关于这些"论"也只是一部分,也会发生变化,但作为我们现在的论坛操作者,可以先别去想是否完整或今后的变化,关键是得有这样的东西作为我们行动的参考。


在这里再度提醒,在你了解这些"论"的同时,不能忘了根本:你的目的!请有机的在操盘中组合你的思路。



#3 2.1 六度关系设论


六度关系是个设论,很多人谈及,我这里就不多说,对于这个论点我们绝不该看成做论坛、社区以及SNS的所有理论,他只是"茫茫苍海一小粟"。


我们做论坛的人,应该把握的是:创造一种机制、环境(不一定是功能),利用用户过去的人脉关系,扩大论坛的访问量。



#4 2.2 150人规模论


150人规模论的核心是:一个人所能直接承受以及处理的社会关系在150个,过多就会造成冗堵。


而在论坛的操作时,这个理论给我们的一个旁注是:一个好论坛,即高效率交互、高凝聚度的达到,与人数不成正比,而是在一定用户数下,过多或过少都将不理想。


很多论坛操盘手总在思考:我一定要把用户数做高,越高越好。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在我看来一个论坛有50个经常发文的用户,效率是最高的,特别对于将论坛作为工具的操作者。



#5 2.3 自组织论


自组织理论很深,深到很多人都听着晕。


我们来基于论坛简化一下:


A.一个论坛在前期经营时,应以发展用户数量为主;


B.在经营到一定规模后,应力促其中的一些主题或用户分化;


C.分化方向是对你目标有利的方向



#6 2.4 规则有效论


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有效而没有真理,而对于论坛来说规则的建立应考虑:


A.追求规则的公平性,不要追求结果的公平性;


B.根据自己的不同发展阶段70%用户的共同特点,建立或调整游戏规则。


避免:


A.结果的大公平=大锅饭


B.规则不变或乱变


#7 2.5 知识有序论


论坛的一个大弱点,就是知识的无序化,这一点有时阻碍了论坛的长久发展,造成了集体智慧的流失。


在这方面WIKI以及TAG的作法与理念是值得很好参考的。



#8 2.6 输血机制


任何团体、社区的成员都会有其它因素影响到他在该社区的参与度,论坛也一样,婚丧嫁娶都会影响成员对你的论坛的参与度。


因此提前建立输血机制,保证论坛的活跃人群在一个动态的数量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9 2.7 加强传播论


其实网络论坛最早经常的根本就是在经营传播:


A.发展传播匹配度高的节点(文化主题相似);


B.促进重要的传播节点的产生(论坛名人产生);


C.提高某信息的传播次数;


D.提高某信息的传播速度;


E.建立一个有序的传播线路


F.提高某信息的传播质量


这样的传播一方面促进论坛内部流畅、也是促进论坛对外影响力的产生。



#10 2.8 资本转化论


资本转化论下如:


A.人(用户)在社会中生存中都有资本做为生存条件,包括:


· 文化资本 (个人能力、水平、技能)


· 社会资本 (个人外部人脉资源的掌控)


· 符号资本 (个人在某个范围内的名气)


· 经济资本 (个人在金钱方面的能力)


B.以上四个资本是一定可以相互转化的,一个人可以通过良好的转化,达到另外一个个人资本水平。


基于网络论坛或社区或SNS扩展的一个思路是:


如果某一个论坛、社区、SNS能帮助用户建立这么一个良好的转化环境,那么这个论坛、社区、SNS一定是有价值的,所带来的收益也可观的。


我们的论坛操作者,别想着自己如何如何,先想想我们如何帮助用户吧。



#11 2.9 三板斧论


三板斧论是板儿砖砖家Z13综合以前聊天,鬼混提出来的,这三招的确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SNS操作者来说:


第一招:偏好聚合


通过某一个特性聚合用户,比如体育、音乐、文学、游戏、地域、身份等等,这个特性可以是无限的,但请从一个特性出发;


第二招:事件诱导


事件:节点之间由于偏好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自组织的而非网站经营者的策划。(Z13语)


诱导:经营者提供的事件完成功能+临界点到来时候的"处理机制


通过某个服务、某个活动、某个热点,来促进用户的互动行为,而且诱导方向一定是基于你的目的的;


第三招:资本转化


前面所述


有的人会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么做的,那恭喜你,但你有没有这样成形地去操作?不一定了吧?


可以说三板斧论是非常可操作性的,详细可以请教板儿砖上的Z13。



#12 3 实现的手段


每一个论坛乃至SNS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在实现中不一定有通吃套路。


但在手段设计中最大的几个忌讳:


A.总是先想到功能,总想用功能来完成目标,其实功能是很难形成长久竞争力;


B.没有应用社会学中已有的思路。请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站在别人肩上办事,并不会把你的身份降低,反而会更牛;


C.单一应用某一个理论,没去想用户行为与心理、社会行业与心理是多元的;


D.不充分积累或使用现实资源,光在七平方米的机房办不成事儿,特别是现在的中国市场环境


关于实现的手段这一段,不好意思,我就不多写了



#13 4 最后的闲话


很多人在谈及论坛时,都在说自己的经验,但中国有哪个论坛值得说我牛B到哪哪哪?


A.我们的观众更需要的是一些如何从零开始的经验,而不仅是在已经有非常规模的论坛;


B.论坛或社区的文化、精神、魂甚至麦田所说的图腾是非常重要的,但请放在经营思路后去想,或者说当经营思路有了后,自然会有这样的文化、精神、魂!


C.论坛的经营中,时间成本非常大,以上的文字只是希望操作者能提高论坛经营的效率,别指望着一下子把论坛建立的多牛,哪怕你非常有钱。


D.没有一个长盛不衰的论坛,但可以有一个生根发芽的论坛,这是规律,请不要过于自恋于自己现有的论坛;


快结束了,以上文字用Mindmanager完成,也是梳理思路,同时跟Z13呕一句话:你玩过论坛嘛!


呵呵呵,用MM的好处时,不知道咋回事,就能写出长文。


===全文完===

星期一, 四月 24, 2006

我用XP(3)


把遇到的问题写到这里,快要锈掉的脑子,现在不如笔头管用。



已经确认MSN shell插件2006年2月27日版的,不可用,否则会造成XP大量报错。

星期五, 四月 21, 2006

参观EMC


今天有幸去趟EMC学习参观。


EMC公司的环境还不错,尤其是机房。


测试环境有,DMX2000,RS/6000,SAN+NAS。测试总体结果还不错,有一些问题,主要是应用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回来自行完善。


EMC在现代大厦,这个写字楼里据说全部设备都是用现代公司的,很牛哦。


楼里办公的还有宝马公司,引起了kang的兴趣,

星期四, 四月 20, 2006

spaces.msn.com无法访问


很奇怪,偶这两天访问spaces.msn.com经常出问题,当然偶的空间也就不好更新了。


更为奇怪的是,偶凑巧有两台PC,都是用单位的宽带出口,居然一个可以访问spaces.msn.com,另一个就不可以。这两台机器的总出口肯定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一个用NAT,一个用代理。


偶把代理设到那个用NAT出去的,也不好使,偶要晕掉了。




有谁能帮帮俺?

星期三, 四月 19, 2006

北京有风还有沙


往年这会儿,北京已经可以穿单了,可今年的北京,尤其让大家感到这不是一个易居城市。



周一早上,偶起床就发行院子里厚厚的一层土,还以为是施工造成的,lp还比较聪明,上班就带上口罩了。当天各大BBS、BLOG首页,满城黄金甲,让暴风雪来的更猛烈一些吧,漫天黄沙,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风沙造山,黄沙满地铺,天上下着沙。
周一晚上,偶在院子里走动的时候,发现下了小雨,很高兴,到了第二天白天看了衣服才知道,偶的外套上都是泥点点,看了新闻才知道,那是北京市两次人工降雨的结果。


周二晚上,风大到5-6级。


周三白天,北风5-6级。


看了天气预报,周末仍然是北风4-5级。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姚润丰)中央气象台副台长肖子牛18日说,根据最新天气形势的发展,未来十天,我国北方地区仍将遭受三次沙尘天气侵袭,风沙天气过程大致出现在18至19日,21至22日和27日前后。


据说北京的天气,已经多次让市长发火了,总理关心了。可总觉得,不解决三农问题,不解决穷人太穷的问题,树一样是要砍的,沙子是肯定治不住的。


偶的嗓子,已经是象沙子一样了。


仅以图片来记忆那壮观的北京:








北京城被浮尘包围 上风地带今天仍有沙尘暴(图)


顺便看看2002年的沙尘暴吧:http://www.edubridge.com/photos/dongtang_shachenbao.htm


据说,伊拉克的沙尘暴,可以让北京找回平衡:http://blog.yesky.com/Blog/fashionable/archive/2005/07/28/250313.html



当然,12级大风,吹跨T70次列车的事情,偶就没法说了,太恐怖!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12/content_4413148.htm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04/13/content_4417563.htm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04/14/content_4421842.htm

星期二, 四月 18, 2006

我用XP(2)


用了很久的win2k,在用xp时,遇到了N多新问题。



接上回说,刚刚解决了"Explorer.exe应用程序错误",又遇到了"runtime error 204 at xxxxxxxx(X的数字不确定) ",郁闷的很啊。



偶后来用google和baidu反复的查询,一个个软件进行卸载,终于确认了一个元凶!又是和msn相关的一个东东,看样子微软这两年没干什么好事。




百都知道:你是不是用了MSN最新的shell插件2月27日版的,那个装上后会把系统时间修改,所以出现系统时间报错。





偶还听取了同事的意见,把dell的主板驱动又重装了一下,还真解决了问题。现在已经用了2天,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了。当然,偶还是不清楚到底是msn shell和主板驱动,哪个占主要因素,目前还没确认呢。




为什么打开程序出现Runtime error……错误提示


悬赏分:15 - 解决时间:2006-3-13 02:33


打开我的电脑出现Runtime error 204 at 00F72470
另外还有Runtime error 203 at 015A2450
这是怎么回事啊?我刚重装了系统~~



最佳答案



你是不是用了MSN最新的shell插件2月27日版的,那个装上后会把系统时间修改,所以出现系统时间报错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OK了,没想到是MSN出问题了,真郁闷

星期一, 四月 17, 2006

我用XP(1)


换了机器,也同时把操作系统换了,主要是想换换脑子,适应一下新东西,否则脑子就锈了。



对XP很不熟悉,自然遇到了N多问题,列在这里,以后不管谁看到了,也可以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吧。



优点:启动很快。


缺点:设置共享和win2k有不同之处。



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及解决办法:经常遇到"Explorer.exe遇到错误,。。。",然后系统就象重新登录了一样。经过了重新安装os的尝试以后发行,居然是偶的msn messenger的问题。偶安装了一个msn 7.0 for win2k,安装的时候,没提示俺任何东东,就是经常在运行的时候死机,后来baidu和google上查了N多资料,与偶遇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要知道偶的补丁都打到sp2了,并且可以保证是正版的!后来偶用了一个只有os,没用任何应用软件的ghost版本,才发行,自己安装了msn很快就有问题了,然后到微软网站上确认,才知道for win2k和for xp是不同的安装包。现在已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个问题刚刚过去,偶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明天再谈。

星期五, 四月 14, 2006

鸟枪换炮了!


偶的机器终于换新的了。


CPU、内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等,全给弄了一套新的家伙。


偶终于下定决心把win2k换成xp了。


昨天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安装过程。xp还是很好安装的,唯一就是把软盘用坏了三个。


xp很不给面子,我的机器开始使用后,连续死了5,6次。偶决定重新安装了,当然自己是不想安装了,还是等jingjing安装后,把他的xp ghost过来吧,呵呵。



最花费偶时间的是导数据,30G的数据,耗费了我4个小时,网络对拷。


这个破机器居然没有ps/2接口,只有N多usb接口,搞的偶原来用的切换器不能用了,偶桌子怎么能放那么多个显示器呢,

下周或许有解决办法的,呵呵,热切盼望中。。。



对了,偶为了测试机器的性能,用maxthon的"打开本层链接..."功能,把偶收藏的55个blog网址全部载入,哈哈,还是有不少页面显示不出来,但是比以前快了许多。

星期四, 四月 13, 2006

谈谈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一个软件,除了稳定,功能强大,用户体验也很重要。程序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在强调其功能和性能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或者说只关注用户体验的界面,易用等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
  总体来说,一个应用系统的显示系统,组织结构及操作提示等方面应该一致。界面风格和布局的一致性让人在视觉上感觉到这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协调的系统,至于采用什么风格及颜色系统,美工和设计人员起决定作用。组织结构和操作提示的一致性让人在操作体验上感觉这是一个在结构和响应方面统一的系统。其实,组织结构是关乎视觉体验和操作体验双方面的。
  一、显示系统
  二、组织结构:良好的导航系统、操作限制
  三、操作提示:操作前的提示、操作后的提示


  最近几年,以Web2.0为理念的blog等服务风头正猛,Web2.0的精髓是什么?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也正因为这样,激活了开发者对AJAX的热情。站在浪尖的Google出尽风头,用过Gmail,你会觉得有点耳目一新,够简洁,够快。在业界,MS的软件无疑是最人性化,最易用的,它的OS并不比别人的好,但是更贴近大众生活。Google的创新能力无人能及,推出的产品连连叫好,因为它注重用户体验。记得IBM的展厅都是"ThickPad体验中心"。软件的服务对象就是用户,只有撇去开发者,测试者的身份,以用户的角度去审视软件,不断改良,才能让软件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IceShow推荐了几篇文章,提到了用户体验和其量化的问题。阅读后,有些想法,记录在这里。不知是不是正确,全当作记录自己的思想成长吧。
  用户体验四要素:
  1. 品牌(branding)
  2. 使用性(usability)
  3. 功能性(functionality)
  4. 内容(content)
  早先我对用户体验的理解,大都主要还在usability方面。其实不然,其他三个方面,对用户体验整体的影响要远高于usability。



  一篇国外专家的文章,感受颇深,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叹已经到来的用户体验时代--在这个时代,功能已不再重要!


  这个时代里所谓的10个基本法则是:



  • 更多的功能并不好;

  • 增加功能不会让事情更容易;

  • 让用户迷惑是毁掉业务的终级手段;

  • 风格很关键;

  • 只有在一项功能可以提升用户体验时才加上它;

  • 任何需要学习的功能都只会吸引一小部分用户;

  • 无用的功能不止是无用,它会破坏易用性;

  • 用户不会关心技术,他们只想知道产品能做什么;

  • 忘掉关键功能,关注最重要的用户体验;

  • 简洁很难,因此少就是多。


如何量化用户体验度four factors of the user experience

星期三, 四月 12, 2006

关于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应用程序开发的默认平台,传统的Web应用程序(Web Application)是基于HTML页面、服务器端数据传递的模式。而HTML是适合于文本的,随着Web应用程序复杂性越来越高,传统的Web应用程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Web浏览者更高的、全方位的体验要求了,这就是被Macromedia公司称之为的"体验问题"("Experience Matters")。此时一种被称为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简称RIA,中文翻译作"丰富互联网应用程序")的具高度互动性和丰富用户体验的网络应用程序出现了。



传统B/S之不足:过程复杂性、配置复杂性、规模复杂性、反馈复杂性。



真正的RIA,为了解决如今的问题,理想中的Web应用程序应该能够:
1、 利用无处不在的客户机
2、 在多种硬件平台上毫无更改的操作互联网
3、 无论低或高带宽的连接都可毫无妨碍的执行
4、 将处理能力复原给客户(而不仅是提供能力而已)
5、 提供吸引人的高度互动的用户界面
6、 表达过程、数据配置、规模和反馈复杂性
7、 无缝的利用声音、视像、图像和文本
8、 容许用户在线和离线工作以支持移动工作流程
9、 容许客户自行决定要在何时存取何种内容和数据(异步内容检索)
10、 存取多种中间层服务(.NET或Java)和后端数据存储
11、 采用新崛起的标准如XML和SOAP,为演进中的Web Service为主的网络提供动态高效的前端应用
12、 与遗旧的应用程序和系统集成
13、 容许在现有Web应用程序和环境内逐步添加新功能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应用投资



有几种解决方案:


(1)javascript


有bindows和ajax两种,都是将JavaScript和DHTML发挥到极致的效果。


(2)MS的SmartClient


基于微软的.NET战略来开发和实施。


(3)Macromedia Flash/Flex


Flex是为满足希望开发RIA的企业级程序员的需求而推出的表示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框架,它可以运行于J2EE和.NET平台。


(4)webservice


客户端可以用各种工具来开发。


(5)其它


Laszlo、Avalon、Java SWT、 XUL


附图:


星期二, 四月 11, 2006

blog+rss,周博通,偶喜欢


偶今年有点闲,3月份关注国内blog比较多,偶收藏夹里的个人博客主页就有55个之多。


偶每天看博,开始的时候,都是一个个站点都点进去看,很多不是每天都更新的,自然很是失望,:)


后来觉得每个都点一下太麻烦,就用maxthon的"打开本层链接..."功能,所有的网站全部进入首页,这样不需要看的直接关了就好,可是偶的机器性能太差,一下子就快要死掉了。


后来,无意中想起偶很久没使用的周博通,把rss加进去,效果果然是好啊。早上刷新一下,每个目录看一下,很是节约了不少时间啊。



偶以前咋那么笨呢?呵呵

星期一, 四月 10, 2006

hotspare磁盘


今天老大说我们阵列设置的是raid5,很是诧异。偶坚决不信,说是raid0+1,要求彻底查证,后来在dingding的帮助下,终于确认是raid0+1,没有大问题。


小问题还是有的啦,没有设置hotspare磁盘,偶一直以为是设置好的了。在raid中的任何磁盘损坏时,可自动接管的那种。看样子偷懒不成了,还是要加强管理,一旦发行raid中磁盘损坏,尽快用闲置的磁盘替换下来就是了。


另外,有工程师说,建好vg以后,里边有数据,不能重新设置hotspare盘,必须拆掉raid,重新做,确实麻烦了,呵呵,系统已经投入运行了,下次改造再说吧。





以下是网上查到的资料:


怎样在AIX 5.1中建立热后备(hot spare)磁盘?


环境 AIX 5.1
问题 怎样在AIX 5.1中建立热后备(hot spare)磁盘?
解答 在AIX 5.1中可以在操作系统的级别上建立hot spare磁盘。
如需要在某一卷组(VG)中建立hot spare磁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 逻辑卷(LV)在此卷组中必须进行镜像(mirror)。
2. 作为hot spare的磁盘上不能有任何的逻辑卷或文件系统。
3. hot spare盘的容量应大于或等于此卷组中最大磁盘的容量。


当满足以上条件后,可采用以下步骤(此处假设卷组名为testvg,
磁盘为hdisk6):
1. # exptendvg testvg hdisk6
将hdisk6加入卷组testvg。
2. # chpv -hy hdisk6
将hdisk6标记为hot spare磁盘。
3. #chvg -hy -sy testvg
将testvg标记为使用hot spare盘的卷组,并且当发生磁盘失效
时自动进行磁盘的替换并同步。

星期六, 四月 08, 2006

my favorite url

BSP


BSP网易部落
http://bulo.163.com/
网易部落,自称新博客


BSP和讯
http://blog.hexun.com/
功能较多,个人门户


BSP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in/
名人很多


BSP搜狐博客
http://blog.sohu.com/
搜狐博客


BSP博客中国
http://www.bokee.com/
方兴东。原blogchina


BSP天涯博客
http://www.tianyablog.com/
天涯博客


BSP歪酷博客
http://www.yculblog.com/
记录我们的时代


BSPblogbus
http://www.blogbus.com/
blogbus


BSPcsdn博客
http://blog.csdn.net/
csdn,侧重于技术


BSP中国博客网
http://www.blogcn.com/
中国博客网


BSPtom博客
http://blog.tom.com/
tom博客


BSP菠萝网
http://www.podlook.com/
播客。注册后才能下载


BSP土豆网
http://www.toodou.com/
播客。注册后才能下载


BSP太乐网
http://www.tailenet.com/
播客。不注册也可下载


OTHER


技术IBM DW
http://www-900.ibm.com/developerWorks/cn/index.shtml
IBM developerWorks


工具爱词霸
http://www.iciba.com/
号称永久免费的在线词典


杂志IT时代周刊
http://www.ittime.com.cn/
IT时代周刊


新闻新浪新闻
http://news.sina.com.cn/
新闻门户,经典


新闻新华新闻
http://www.xinhuanet.com/newscenter/
新闻门户,官方


社区doNews
http://www.donews.com
IT社区&媒体平台


社区google黑板报
http://googlechinablog.com/
google,我喜欢


BBSDaQi.com
http://www.daqi.com/
汇聚全球中文论坛chinabbs


BBS天涯社区
http://www.tianyaclub.com/
回贴很长


BBS水木清华
http://www.smth.edu.cn/
水木清华


BBS西祠胡同
http://www.xici.net/
胡同口


BBS猫扑
http://www.mop.com/
猫扑


生活北京天气
http://news.sina.com.cn/weather/bj.html
新浪的天气


生活摇篮网
http://www.yaolan.com/
育儿网站

星期五, 四月 07, 2006

关键词:媒体、乌龙、80后、简宁门、博客门


2006年3月15日,新京报报道:因轻信中国两记者在其博客上的文字,英国路透社本月发布了一条假新闻,从而引发"中国博客门"(China Blog Gate)的丑闻事件。据悉,路透社发表此新闻前并未向当事人求证。两记者事后称,所写文字只是一个玩笑,并向网友道歉。


2006年4月5日,搜狐读书报道:在4月3日,《中国青年报》登载的文章,针对3月15日《南都周刊》上的一篇评论文章"从"花儿"乐队抄袭事件看"80后"的精神世界"进行尖锐批评。而事实上,中青报并未对该文章的出处进行仔细核查,甚至连作者的名字(简宁vs简总)都搞错了!一时间又爆出媒体乌龙事件。


生评:两次博客引发的问题,均是知名传统媒体的低级错误,不对新闻进行核查,就进行大肆评论。一方面,说明来自博客的无执照的所谓草根个人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有执照的传统知名媒体的可信赖度却越来越低。虽然,这两次牵扯进去的博客均是专业人士,可难说哪天更纯粹的更草根的个人媒体会对传统媒体来一次更强有力的冲击呢!(ps,偶对两次牵扯进去的带三个表的按摩乳好生佩服,此君确实大大提高了中国博客的影响力,曾经在2005年被德国之声授予最佳中文新闻博客金奖)


借用被无辜牵扯进去的简宁的一句话作结尾:"媒体对严肃话题不严肃,对里面涉及的问题也不严肃!这个问题恐怕比一大堆'80后'话题更值得讨论。"


06-04-05.jpg


1起因:从"花儿"乐队抄袭事件看"80后"的精神世界



URL:http://lydon.yculblog.com/post.1141572.html



2乱写:"80后"--请别误读这2亿青年



3回应:哪个简宁?以及80后……





4回应:简宁门事件--究竟谁是从火星上来的?


URL:http://lydon.yculblog.com/post.1185286.html



5总结:媒体"乌龙"又引发"80后"话题




1144252860709_2754.gif

星期四, 四月 06, 2006

下雨了


北京。


天气预报昨天晚上是小雨转阴天,今天是阴转多云。早上起来,地还是干的,上午开了3个小时的会议,出来吃饭时,大地已然是湿的了,显然春雨已经光顾了单位小院。


天气预报真准!

星期三, 四月 05, 2006

内服vs外用


偶今天问哪里有卖猪油的,tx's说现在很少卖那个了,可偶觉得那个东东炒菜很香,某tx说那东西胆固醇含量太高,吃了不符合现在的营养要求。


偶就问,那现在猪油都用来干吗了呢,最后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做化妆品去了。


内服改为外用,包你用后容光焕发,青春永驻。


猪头,多年轻的头啊。




星期二, 四月 04, 2006

企业假设



  1. 有的企业假设员工很笨。所以,采用军事化的管理。

  2. 我假设既然要一起干,就在同一条船上--要么一起驶抵彼岸,要么一起沉没。所以,选谁一起干,是关键的关键。不能一起干的人,要立即换掉。

  3. 我假设员工都很聪明。所以,要民主。

  4. 我假设员工都是弱者。因为要同情弱者,所以,要尽量对员工好。

  5. 我假设每个都有惰性。所以,要有督促、激励机制。

  6. 我假设每个人对责权利理解都不一样,自己看自己,和别人看自己,总存在系统误差。所以,要不断地明确、调整责权利。


from: http://blog.donews.com/liuren/archive/2006/02/11/723009.aspx



星期一, 四月 03, 2006

从来没有把太平洋当练习场


看一帖子,讲的是太平洋的事。


其实俺就是转贴一下,俺和太平洋不熟,虽然觉得它网站还不错,内容也不少,:)


俺只是觉得,俺们现在单位更适合做练习场,训练场,试验基地。反正这几年,俺们一直是甲方,好多IT界的大系统集成公司都是俺们的乙方,这几年,乙方没少派生手来这里,没少用最新的beta版产品到我们单位,花上1,2年,2,3年时间,培养成熟手,然后这些人就变成了技术专家来接我们下一个活儿,或者这些熟手再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地方。


总之啦,俺们这地方,有甲方单位的具备十年二十年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陪练,培养出很多高素质的熟手出来,提醒那些想练手的,来我们这里也不错啊,^_^


情绪:




http://bookmark.hexun.com/ssbx/detailframe.aspx?bid=1295258


最近一直很多朋友找我帮忙介绍人,因为现在很缺做的不错的编辑,我说你自己去太平洋挖吧,那人都不错,我就费事参合了。他去了,挖了2个走,说PConline的人很不错,然后请我吃了2顿饭,当然如果我真的参与卖人,那肯定是人才,至少人品是好的。


不久前,一个朋友要我帮他表弟介绍工作,问我能不能帮忙弄进太平洋,我说你是想让他在太平洋学习编辑基本功然后再去好的地方是吧,你把太平洋当练习场了?这位哥们说的实在:我从来没有把太平洋当练习场,他本来就是一个练习场啊。